谷歌净利首破千亿美元

发布时间: 2025-02-27

谷歌2024财年财报显示其全年营收达到3500亿美元,净利润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业绩的科技公司

业绩创新高:营收净利双双飙升

2024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2024年Alphabet全年营收约为35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4%;净利润高达1001亿美元,同比增长35.7%。这意味着谷歌成为历史上首个年净利润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的科技公司。这一里程碑式的成绩甚至超过了同期的苹果和微软 —— 2024年苹果净利约961亿美元(扣除一次性罚款影响),微软约927亿美元。谷歌凭借强劲的盈利能力,一举登上全球科技公司利润之王的宝座。

不仅全年数据惊人,2024年第四季度谷歌的单季表现同样可圈可点。Q4季度营收达到96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略低于市场预期的约966亿美元;净利润为265.4亿美元,同比增长28%。营收的两位数增长显示出谷歌业务在高基数上依然保持扩张,而净利润增速远高于营收,表明谷歌的利润率正在提升。得益于期间费用率的下降以及云业务利润率的提高,谷歌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率达到了32%,同比提升近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在削减成本(包括此前的裁员)和优化业务组合后,谷歌正以更高效的方式将收入转化为利润。

财报发布后,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评价道:“第四季度取得了强劲表现,这得益于我们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以及整个业务的动能。”可以说,人工智能(AI)正是贯穿谷歌此次业绩增长的一条主线。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AI技术如何驱动谷歌的核心业务,并分析在亮眼业绩背后,谷歌仍然面临的一些隐忧。

AI技术赋能:搜索与云业务

自从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轰动以来,外界一度担心生成式AI会颠覆谷歌的搜索引擎霸主地位。然而事实证明,AI不仅未对谷歌搜索造成致命打击,反而成为推动谷歌业务的新动能。面对OpenAI和微软的挑战,谷歌迅速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自身产品,持续优化搜索体验。例如,在搜索结果中引入AI生成的摘要(如“AI Overviews”功能),提升用户获取答案的效率和满意度。据统计,截至2024年谷歌在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中仍占据约90%的份额,搜索霸主地位无人撼动。谷歌管理层也指出,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在搜索中正积极拥抱AI带来的新体验,在AI时代搜索业务依然表现良好。

搜索和广告仍是谷歌收入的绝对支柱。2024年第四季度,谷歌广告业务收入72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6%,高于市场预期的715~720亿美元,基本盘表现依然稳健。其中,核心的搜索广告收入540.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YouTube广告收入104.7亿美元,同比增长13.8%;两大广告板块均超出华尔街预期,印证了广告主对谷歌生态的信心。这背后,AI技术功不可没——无论是搜索结果精准度的提升,还是YouTube通过AI算法更好地匹配用户兴趣,都在提高广告业务的效果。

在云计算领域,AI同样是谷歌近年来高速增长的催化剂。企业对AI计算和服务的需求激增,为谷歌云(Google Cloud)带来了强劲的增长动能。谷歌云业务如今被视作公司继广告之后的“第二增长曲线”。据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谷歌云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8.4%、28.8%和35%,呈现逐季加速态势。这两年,谷歌云依托AI技术的差异化优势,营收增速相对领先于主要竞争对手。AI驱动下的创新产品(如面向开发者的生成式AI平台、内部大模型Gemini等)不断推出,吸引了大量客户选择谷歌云来部署AI应用。

可以说,AI既巩固了谷歌的核心搜索与广告基本盘,又为谷歌云开拓出新的增长空间。当然,机会伴随挑战:在AI热潮下谷歌需要投入巨资布局相关基础设施。接下来,我们详细看看谷歌云业务的发展近况以及其中蕴含的机遇和隐忧。

谷歌云业务的增长与挑战

作为谷歌重点培育的业务,Google Cloud在2024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增速略低于市场预期。最新财报显示,谷歌云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19.55亿美元,同比增长30.1%,虽然增速不及上一季度的35%,但绝对增幅仍领先于主要竞品。相比之下,2024年Q4亚马逊AWS营收同比增19%,微软智能云(包括Azure等)增19%,均出现放缓迹象,且低于市场预期。由此可见,即便增长有所放缓,谷歌云依然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大型云服务商之一。

谷歌云业务规模快速壮大的同时,盈利能力也在明显改善。2024年第四季度谷歌云部门实现营业利润约20.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8.64亿美元大幅提高;云业务营业利润率由上年同期的9.5%跃升至17%。这表明谷歌云在持续高速扩张的同时,正逐步摆脱长期亏损,实现自我造血。事实上,自2019年底谷歌首次披露云业务营收以来,谷歌云收入在五年间增长了近4.5倍(2019年Q4营收26.1亿美元;2024年Q4达到119.6亿美元),并且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营收站上百亿美元量级。规模效应叠加技术优势,使其盈利状况不断向好。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谷歌云依然面临多重挑战。首先,在市场地位上,谷歌云的份额依旧落后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两大巨头,尚未摆脱“老三”的位置。为了抢占更多市场,云服务提供商之间开始出现价格战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云服务的客单价。同时,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也令企业在上云支出上更加谨慎。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谷歌云增速的边际放缓。

其次,产能瓶颈一度限制了谷歌云的增长。谷歌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到,由于缺乏足够的高性能AI芯片,2024年末谷歌云的部分服务供不应求,市场需求甚至超过了可用算力容量。换言之,谷歌云并非没有更多订单可接,而是受到硬件供给的约束。这既凸显出谷歌云服务炙手可热的一面,也表明要充分抓住需求,谷歌必须加大投入扩充基础设施。这正是谷歌在AI时代面临的典型难题:需求旺盛但烧钱极高。

再者,竞争压力始终存在。微软和亚马逊也在疯狂投资云基础设施及AI研发。虽然谷歌在AI技术堆栈上具备优势(例如自主研发了TPU张量处理器、构建了自己的AI超级计算集群,以及拥有业界领先的AI大模型研发能力),但对手们也紧追不舍。微软在2023年底推出了自研的云AI芯片“Maia”,AWS则依托其早期进入云市场的先发优势积累了庞大客户群。谷歌云要在激烈的云赛道中进一步崛起,依然需要在技术、市场拓展上保持高速创新投入,同时快速满足客户需求。总体而言,谷歌云作为公司增长引擎的地位已经确立,但要兑现其潜力,还需跨越市场拓展和投入产出比的重重挑战。

资本开支激增及对未来利润的影响

谷歌在AI和云领域的野心从其资本开支(CapEx)的走向可见一斑。2024年,Alphabet全年资本支出达到525亿美元,同比大增62.5%。仅在第四季度,谷歌就投入了14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等资本开销,单季支出同比增长30%,并且高于此前约130亿美元的指引。谷歌高管在电话会上进一步透露,预计2025年公司资本开支将飙升至约750亿美元这一“惊人”的水平——比2024年实际投入再增长约43%。这一增幅远超公司收入的增长预期,意味着盈利增速可能承受压力。

如此大手笔的投入主要用于加码AI基础设施建设。皮查伊表示,巨额投资将用于数据中心扩建和先进芯片采购,以确保谷歌在AI时代保持领先。过去一年里,谷歌在全球新建了11个数据中心,并声称如今数据中心每单位电力输出的算力相比五年前提升了4倍。这些投入已经帮助谷歌云快速增长,并缓解了一定的算力瓶颈。然而,短期内如此激进的资本开支也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巨资投入能否转化为相应的回报?毕竟,目前鲜有科技巨头能证明AI投入直接带来利润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AI基础设施“军备竞赛”并非谷歌一家公司在战斗。最新消息称,微软计划在2025年将AI相关投资提高到800亿美元规模,亚马逊更是提高资本支出至1000亿美元,志在抓住AI领域“千载难逢的商业机遇”;中国的阿里巴巴也放言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将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很显然,对于谷歌这样在云市场份额上略居下风的玩家来说,AI领域的投资是一场输不起的竞赛。即使外界普遍质疑大规模烧钱投入AI基础设施的合理性,谷歌也别无选择,只能ALL-IN以求在下一代技术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财务角度看,持续攀升的资本开支短期内会挤压自由现金流并拖累利润增速。2025年谷歌营收增速若维持在低两位数,而资本支出增长却远超四成,那么利润率势必受到影响。这一点已经在最新财报发布后的市场反应中体现出来。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不再仅是当前季度的收益,而是未来几年谷歌能否通过这些庞大投入获得相应的回报增长。如果AI投入带来的新业务增长无法追上投入增速,谷歌可能面临利润增幅放缓甚至利润率下滑的风险。

业绩上涨但股价下跌的原因

出人意料的是,在业绩再创新高的同时,谷歌股价却未能水涨船高。财报公布次日,Alphabet股价应声下跌超7%,市值一夜蒸发了约1800亿美元。究其原因,投资者的担忧主要集中在谷歌未来增长前景上,而非当季业绩本身。

首先,有外部因素的扰动。在财报发布前一天,中国政府宣布将对谷歌启动反垄断调查,这一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情绪。不过鉴于谷歌搜索引擎早在2010年就退出了中国大陆市场,目前在华业务有限(主要是广告代理和Android授权),该调查对谷歌实际业绩影响不大。更重要的还是内部业务前景引发的担心。

具体来说,投资者最关注的两大隐忧是:谷歌云增速的放缓以及资本开支的激增。谷歌云作为增长亮点,第四季度30%的增速虽高于竞争对手,但较上一季明显放慢,而且营收略低于预期。这让市场开始质疑云业务未来能否保持先前的高速增长势头。同时,更大的担忧来自谷歌大幅提升的支出计划。正如上文所述,2025年高达75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计划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这意味着谷歌在AI上的烧钱程度比想象中还要猛烈。投资者担心这样的投入可能拖累利润增长,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

此外,从财报细节看,谷歌整体营收增速虽然稳健,但略有放缓迹象:Q4同比增长12%,比起前几个季度中段十几 percent的增速有所下降。对于体量巨大的科技巨头而言,增速哪怕小幅放慢也会引发华尔街的神经。而谷歌股票在财报前已累积了可观涨幅(市值一度冲高至2.52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利好兑现后出现“见光死”式回调也属正常的市场现象。简单来说,高预期下的小瑕疵足以引发短期股价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管理层也并非没有安抚投资者的举措。公司宣布将首次派发季度股息,每股0.20美元,并追加授权了高达7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以回馈股东。然而,在增长疑虑未消的情况下,这些资本回报举措仍不足以扭转市场情绪。正如媒体标题所言:“谷歌创下百亿美元利润记录,却难令投资者满意”,股价的反应折射出资本市场对谷歌未来的增长质量和投入产出比的深层考量。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踏入2025年,站上历史新高度的谷歌既有光明前景,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首先来看机遇:

  • AI时代的红利:作为全球AI研发的领军者之一,谷歌有望持续从AI技术革命中获益。谷歌强大的AI研发实力将推动更多创新产品落地。从搜索引擎整合生成式AI,到办公套件引入智能助手,再到面向开发者的AI平台和模型(如PaLM 2、Gemini),谷歌正将AI贯穿于产品线。这些创新有望开辟新的营收来源,并增强现有业务的用户粘性。
  • 云计算的成长空间:尽管目前谷歌云在市场份额上落后,但全球云服务市场依旧处于成长阶段,尚有巨大空间。随着数字化和AI应用的普及,各行各业对云基础设施和AI算力的需求只增不减。谷歌云凭借在AI硬件(TPU等)和软件生态上的领先优势,有机会在新一轮企业上云浪潮中抢占更多份额。
  • 产品多元化与新业务:谷歌的业务版图除搜索广告和云之外,还包括YouTube、Android生态、硬件(Pixel手机等)、应用商店和其他“其他投注”(如Waymo自动驾驶、生命科学等)。其中YouTube保持稳健增长,广告和付费订阅齐头并进,并向播客等领域扩展(YouTube已成为播客分发的重要平台)。随着视频和数字内容消费的增长,YouTube有潜力成长为另一个年营收百亿美元级的支柱。此外,Waymo等前沿项目一旦取得技术突破并找到商业模式,亦可能为谷歌打开全新市场。